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泊污染与整治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发表的环境公报显示,我国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分析了我国湖泊的污染及整治现状,介绍了我国常用的污染湖泊治理技术,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从湖内治理为主向全流域保护治理转变,从专项治理向系统、综合治理转变,从以专业部门为主向上下结合、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生态学角度对湖泊面源污染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湖泊面源污染的实质是资源利用问题,并由此提出在湖区及湖泊水源区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产生,达到控制和治理湖泊面源污染之目的。介绍了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一般程序、主要建设研究内容。最后列举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和胜利油田大型生态农场建设两个典型案例,具体介绍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对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消除土壤污染、治理与控制面源污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湖泊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保护和改善湖泊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公众意识是提高湖泊水资源环境管理效率和治理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对黄石市大冶湖、网湖、朱婆湖和海口湖周边的当地渔民、农民及其他居民进行了农村水环境现状公众意识调查及利益群体实地访谈。结果表明:60.6%的被访者认为湖泊水质变差了,并且不同职业身份对湖泊水质变化看法存在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渔民认为湖泊水质变差的比例显著性高于其他职业身份的被访者。在湖泊水质变差原因的多选项应答中,选择工业污染的应答比例最高,为40.1%,其次是养殖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分别为24.9%和21.6%。另外,从职业身份对湖泊对应分析可以看出受访者对各自行业给湖泊造成的污染有很强的意识和认知感,这是未来改善湖泊水质、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和治理污染对策的良好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内源污染对湖泊富营养化的作用及对策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富营养化是中国湖泊的重大环境问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污染来源可分为外源和内源.当湖泊的外源受到控制以后,由于沉积物中营养盐内负荷的存在和释放,湖泊仍然可以发生富营养化.这时,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就成为湖泊富营养化的主导因子.文章主要就内源污染对富营养化的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5.
北京六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氮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和分析了北京市六个城市湖泊水体和沉积物的氮营养盐污染特征和污染程度,并对六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各指标作了相关分析,拟为城市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北京城市湖泊氮污染程度较严重,调查期间半数湖泊的水体总氮(TN)含量超过地表水(湖、库)Ⅴ类标准值.在太湖流域的有机氮(ON%)污染评价标准下,...  相似文献   

6.
高原湖泊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对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加剧,高原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及破坏.以云南省某高原湖泊及周边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跨度为半年时间,对其含氮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得出水体中的含氮量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趋势.结果表明,湖东较湖西含氮量高,雨季期间湖泊总氮含量偏高,湿地入水口较出水口含氮量高.基于研究结果,对湖泊污染进行分析评价,并且为湖泊的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际上已将湖泊水环境研究的重心转向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管理,即从流域尺度对湖泊进行污染治理、生态恢复以及生态系统管理,实现湖泊流域内社会经济协调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在对东昌湖流域生态补水管理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东昌湖流域生态补水管理概念模式、东昌湖流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优化模式、东昌湖水质水量保障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它涵盖了流域管理、水环境管理和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和内容。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及人口剧增,大量工业废水、农业径流及生活污水被直接或经河流排入湖泊、海洋等,水环境日益恶化。对湖泊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有利于对湖泊环境的保护及进一步治理。本文阐述了重金属对湖泊的影响,介绍了国内重金属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污染评价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生物修复湖泊环境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皖西湖泊、水库、池塘渔业生态环境污染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治理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娟  汪红 《科技资讯》2014,12(23):134-135
如今,我目的湖泊、江河、海水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污染不仅严重影响自然环境,而且影响了使用水安全,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因此,加强对污染水源水的处理就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对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和对策,并且展望了微污染术源水处理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