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通辽市部分肥胖中学生与体质量正常学生人格特征的差异.方法:对象为通辽市4所中学13~16岁的部分在校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计算出体重指数BMI值,确定肥胖组人数和正常体重组人数,利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肥胖组和正常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试.结果:EPQ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肥胖学生在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的人格特征上,外向性格人数和高掩饰性人数均高于体重正常学生.结论:通辽市中学生肥胖率较高,肥胖学生的个性多偏外向,有较强掩饰性,说明肥胖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体重正常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隐患.  相似文献   

2.
不同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控能力有着明显的不同,究其原因,有社会及先天等因素,这其中人格特征就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在自控能力上的表现作了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越外向的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就越高,反之自控力越低;②越外向的大学生的自我觉醒等意识越强;③内向稳定型学生在自我规划等方面的能力均低于外向稳定型和外向不稳定型学生;④内向不稳定学生在自我激励等方面能力低于外向稳定性和外向不稳定型学生。  相似文献   

3.
探究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 ,为民族地区的心理咨询和民族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为此本文采用EPQ(adult)对 153名对照组大学生和 157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查 ,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成因做深入的分析。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内———外向 (E)维度得分和掩饰性 (L)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 ,神经质 (N)维度和精神病性 (P)维度得分高于常模 ,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民族文化背景是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基诺族13—18岁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的数据与全国常模、省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基诺族学生身体形态发育水平较低,呈现偏瘦的发展趋势;基诺族学生呼吸机能水平发展不容乐观,基诺族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喜忧参半,身体素质整体表现出发展不平衡及不稳定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新疆师范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评,分析结果如下:新疆师范大学学生体质状况总体处于良好水平,但身体素质中反映下肢力量、爆发力的立定跳远成绩,男女生都处在及格线水平,反映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肺活量,男生达到了良好水平,但女生在及格水平,这与缺乏体育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不同学分绩点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学生绩点的高低在性别、年龄、年级上均没有显著差异。高、低学分绩点的学生在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内外向维度上得分有显著差异,绩点低的学生更加倾向于外向,而在其他三个维度得分没有显著差异。低学分绩点的学生与高学分绩点的学生除了在内外向上.在其他的人格特征上表现都没有太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人格特征对他们的行为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大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与其人格测验得分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人格类型的学生在总分、智育分上有显著差异;外向稳定型与外向不稳定型学生在总分、智育得分上有显著差异;综合测评文体得分与E量表分呈显著正相关,与L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总分、智育分与N量表分呈显著负相关;不同等级总分的学生在E量表分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东北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究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民族地区的心理咨询和民族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为此本文采用EPQ(adult)对153对照组大学生和157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测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成因做深入的分析,少数民族男女大学生内-外向(E)维度得分和掩饰性(L)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神经质(N)维度和精神性(P)维度得分子常模,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民族文化背景是形成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格特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40例肢体残疾成年人和140例非残疾人进行了人格特征的配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肢体残疾成年人在精神质P和掩饰倾向L两个维度上和非残疾人具有一致性,在情绪稳定性N得分明显高于非残疾人,在内外向E的得分明显低于非残疾人。说明肢体残疾成年人具有内倾、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分年龄组比较发现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在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方面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从结果上看,残疾人内倾这一人格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非残疾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有由外倾各中间型集中的趋势。在情绪稳定性方面,残疾人随着年龄的增大,情绪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运用测试、统计、比较等方法,对浙江财经学院2005级学生在校四学年期间体质状况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学生四年在校期间身体形态指标趋向相对稳定,而学生的各项身体机能及身体素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大学体育课结课时,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达到较高水平,三年级时基本保持或略有下降,毕业时下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种测量手段就英语学习效果有关的五项人格特征毅力、敢为(冒险)、焦虑、独立和内/外向对随机抽取的120名英语专业的专科生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是:1.在汉语语境下,学习者的毅力、敢为(冒险)、焦虑和独立这四种人格特征与其英语学习效果显著相关。2.学习的毅力、敢为(冒险)、焦虑、独立和内/外向这五种人格特征对其英语分项学习效果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了解城乡汉族大学生体质状况,为统筹城乡体育卫生工作规划提供参考.采用2012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中19~22岁年龄组的中国城乡汉族大学男女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指标进行城乡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汉族农村男女生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均好于城市学生,身体形态发展状况滞后于城市学生,城市大学生肺活量水平好于乡村学生,更加说明我国城乡教育、经济、环保、体育、卫生、医疗等处于非均衡发展现状.其研究结果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工作决策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分权重综合评价法”研究分析了北京联合大学学生的体质状况。研究结果是,北京联合大学学生的体质状况在北京高校中属于中等水平,但发现其突出的弱点是学生的肺活量及肺活量指数明显低于全国、北京及其它高校。在体质水平发展的趋势上,增长高峰及出现递减趋势的时间都早于一般高校。学生入学两年中形态发育基本保持稳定,机能水平却在下降。身体素质水平在第一年男女生都明显增长,二年级多数的项目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陈元昆 《科技信息》2012,(21):253+261-253,261
从大中学生参与体育状况调查入手发现,学生身体素质具有持续下降的趋势。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状况,必须要让体育课落到实处,且要加强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探寻学校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根源,并通过实验与理论探讨改变这种状况的方法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身体素质是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的综合表现。它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几个方面,它是衡量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对掌握、巩固、提高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白族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变化规律的研究,以期为科学指导我州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科学选拔运动员、体育科研及体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体育专业优秀学生与差生在人格结构上的不同,我们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因素量表对某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114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在人格特征比较上,差生组比优生组呈现出高怀疑性、高独立性并且具有显著性,另外优生组比差生组呈现出高乐群性、高聪慧性的趋势。(2)在次级人格因素比较上,差生组比优生组呈现出高怯懦与果断性,而优生组比差生组有更外向与易感情用事的倾向。(3)在心理健康因素比较上,优生组比差生组呈现出高创造能力,而且差异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关于提高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身体素质是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性能力。为深入了解目前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状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走访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针对存在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为提高目前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提供可行性与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医学院校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影响因素及培养路径。方法采用大学生道德人格形容词评定问卷、道德判断测验、大学生日常行为调查问卷对300名医学生的道德人格进行调查。结果 (1)医学院校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双惟实践班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人格总分均显著好于普通班学生。(2)是否为双惟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人格总分是影响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道德判断能力、道德人格总分是预测大学生道德行为好坏的重要因素。双惟实践模式是培育医学生道德人格的有效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运用心理测量法,对高海拔地区的青海省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及其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因对体育功能的认知偏差,功能性动机较强,对达标项目的兴趣较高;体育意识处于一般与尚好水平之间,行为倾向表现为体育锻炼能力水平较低,锻炼次数不多,锻炼时间较短.缺乏对靶心率控制锻炼强度方法的运用;具有内外向、较低神经质人格特征的大学生在运动参与方面较精神质的学生更加活跃。  相似文献   

20.
对高中不同性别学生的体育锻炼运动量及人格状况进行调查。从心理学角度对在高考压力下的高中学生的人格现状和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体育锻炼不仅能帮助学生成轻高考压力,而且对形成学生健康人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