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兰界语录     
《中国西部科技》2006,(3):F0009-F0009
年轻人要走,老年人要守。 2005年8月21日,四川都江堰市兰家官清平先生与兰友交流时说到。作为四川的老一辈知名兰家,官先生寄语了年轻的一代,应该趁着年青精力充配,多走多看多学习,才有可能用最短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养兰经验和鉴赏知识,使自己的艺兰水平得到整体性提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春兰,是中国兰花大家族中体态细弱、姿容素雅、含蕴端庄的一位小妹妹,由于她独具风格的生命表现形式,与中国的民族性格有太多的相近相似之处,这就有意无意间诱发了人与自然、人与兰草纠缠了千百年的沟通和交流,诱发了中国兰文化同其它文化类型相比,常常出现一边倒的惊人现象。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莲瓣兰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莲瓣兰的鉴别技术,莲瓣兰艺中花艺,叶艺的赏玩作了深入的研究。本文提出莲瓣兰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莲瓣兰栽培,育种,植保是莲瓣兰艺发展的基础;莲瓣兰艺的发展方向应以兰文化作为最终归缩。  相似文献   

4.
杭州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兰苑》,是笔者常年订阅的兰文化期刊。兴趣相投,有时也投寄兰文化稿件。时光流逝,至2004年底,已出至第11辑,记得当时一收到邮件,立即拆封,按习惯先得闻闻油墨的香味,然后快速浏览该辑目录。当目光一扫瞄到《漫话兰文化的夭殇》时,顿时呆住了,感到无比惊讶,因为笔者深知这“夭殇”二字的含义。早在青年时代读过屈原的《国殇》,那是悼念与歌颂为国捐躯的青年战士亡灵的诗篇。“夭殇”二字合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未成年而死”,也说“夭逝、夭折”。料想该文作者于种树先生并非不了解这词的含义。故在文尾倒二段点题道:。我的一位兰友,经常向我叹息:我们几千年的兰文化史,很可能会在我们这一代夭殇!”也许于先生觉得朋友的“叹息”不免有点“过火”,接着便和婉地说:“我写了上面这些事例,仅作警示,并非预示兰文化的夭殇。”既然于先生对朋友“夭殇”之言并不完全赞同,有几分保留,就不应该用:“兰文化的夭殇”作为文章的标题,因为这与目前中国兰文化的现状极不合拍,甚至可以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相似文献   

5.
兰花,花叶及花瓣的蝶化,以它美丽与丰富的色彩与花型越来越受到爱兰人士的喜爱,高档品位及稀有的品种,更是兰友们梦寐以求的珍藏品,与古时艺兰人士所单纯的追求花型正格、端庄的瓣型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蝶花以它特有的风韵为国兰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国兰的市场经济繁荣带来了更强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在云南省洱源县碧龙兰苑兰文化楼的展厅内, 有一幅高2.5米,宽1.5米,用不同体隶的书法形式构成的100个兰字的《百兰图》,它吸引了国内外兰友和游客前来参观。  相似文献   

7.
兰联撷趣     
每一种文化都是绚丽的艺术瑰宝,而当两种艺术形式融合之后,孕育的则是更璀璨的明珠。国兰文化与楹联文化交汇之后形成的兰花对联(简称兰联, 即与兰花有关的对联,最好联中含兰字)就是如此。当兰文化和我国传统的楹联艺术紧密结合后,展现出的是五彩斑斓的全新艺术景象,兰联既是楹联宝库中的一块美玉,更是兰文化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8.
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旁有一个并不显目的兰苑,其主人就是被誉为江浙兰界航母的梁品富先生。梁先生一生别无所好,唯爱兰、惜兰,真识兰、珍兰之名在当今兰界,在不断升温的江浙兰市为各阶层所称道,可谓之兰界传奇。  相似文献   

9.
研究在水介中焦磷酸锰引发下,普鲁兰/聚丙烯丁酯接枝物合金的制备、组成的控制及接枝共聚反应速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方法对接枝物合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焦磷酸锰是制备普鲁兰/聚丙烯酸丁酯接枝物合金的有效引发剂,控制反应条件可以调节接枝物合金的组成。普鲁兰接枝物合金的耐水性与纯普鲁兰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耐热性和柔韧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山环水绕,是名扬中外的山城,商贸活跃,工业发达,经济繁荣,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目前,重庆市已获2010年亚太兰展申办权,中国兰花协会、中国兰花学会、四川兰花协会,乃至全国兰界同仁,对重庆市兰花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极其关注。笔者就此对重庆市兰花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据调查所得,重庆市兰花市场存在以下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蟹爪兰的栽培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蟹爪兰的生长习性,从实际出发,以实用为目的,介绍了蟹爪兰的栽培技术和管理要点。在栽培技术方面,主要介绍了蟹爪兰的新式嫁接技术。在管理方面,重点突出了蟹爪兰的花期管理。并对蟹爪兰的病虫害防治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随着葱兰栽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葱兰夜蛾的发生、危害也在不断加剧.文章阐述了葱兰夜蛾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通过实验找出对葱兰夜蛾的有效防治手段,控制葱兰夜蛾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3.
去年,我们同浙江、福建、台湾、四川的几位知名兰家探讨了四季兰的状况和走势;而今,又值四季兰盛花时节,我们对此仍然是高度关注。它在兰界的“地位”与日俱增已是不容置疑的,针对目前兰友们的疑问,我们邀来各路四季兰兰家以及四方兰友通过现场采访和网上互动的方式,为大家解读四季兰的投资及普及问题。以下便是他们的精彩发言,敬请兰友们共同赏读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密花石豆兰(B.odoratissimum)和云南石仙桃(Pholidota yunnanensis)的营养成分差异,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3种兰科植物的全株为材料,按照国家标准中的检测方法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矿物质元素进行测定,并通过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对其氨基酸营养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东石豆兰中粗蛋白、灰分、总糖、硒、钙的含量与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无显著差异(P>0.05),而维生素E、钾含量显著高于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P<0.05)。广东石豆兰和密花石豆兰中茶多酚、镁含量显著高于云南石仙桃(P<0.05);广东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鲜味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密花石豆兰,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密花石豆兰(P<0.05)。密花石豆兰和云南石仙桃作为广东石豆兰的易混伪品,在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以及抗肿瘤活性、抗宫颈癌、延缓衰老、增强活力等营养保健功效上,密花石豆兰及云南石仙桃都不能完全替代广东石豆兰。  相似文献   

15.
《甘肃科技》2014,(14):I0001-I0001
正据兰州日报7月21日报道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甘肃省科学院、甘肃谷仓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文化遗产大数据技术研讨会在兰举行,三方不仅在会上就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遗产数据采集、智能博物馆建设等多个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并明确表示将联合成立国家级的文化遗产艺术的大数据中心,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方面助推国家"一路一带"和甘肃华夏文明传承  相似文献   

16.
开唇兰的价值与研发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全世界有 4 0余种开唇兰属植物 ,我国有 2 0种 ,2变种 ,其中花叶开唇兰和台湾开唇兰最有价值 ,既是我国民间使用的一类珍贵中药材 ,同时又是室内观赏植物珍品。本文介绍了开唇兰的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开唇兰的形态特征与观赏价值 ,以及开唇兰的药用价值与研发概况  相似文献   

17.
5、6月份,季节已经进入了夏季,按照以往年份规律,春剑、莲瓣兰和春兰的市场交易均会进入淡季。但今年却淡季不淡,交易仍显十分活跃,与交易活跃、价格攀涨的四季兰竞相媲美。  相似文献   

18.
冰芳兰园     
《中国西部科技》2006,(21):83-83
主要铭品/春剑、春兰、四季兰、蕙兰、莲瓣兰,新老名品及下山新品  相似文献   

19.
唐末五代之前的兰(菊科泽兰属佩兰Eupatoricum fortunei Turcz.)并非今日兰科兰属(Cymbidium)植物,笔曾论及。但目前许多“兰花”述,因未深入研究,即判定“兰”(古兰)即今“兰花”,实非审慎之举。即以唐末以前诗中的“兰”来看,其诸多特征,也为兰花所不具备。何况兰花之混同兰(古兰),自北宋末郑樵之疑,经南宋朱熹的“辨证”,至明李时珍之考定,到清吴其(忄隽)的实地验证,足以证明“兰”(古代佩兰)实非兰花。作为严肃的学术研究,既不应人云亦云,或随意“折衷”,更不能凭空想象。针对“非兰为兰”而“惑之难解”的痼疾,重新予以考辨,是为再论。  相似文献   

20.
不同杀青处理对香草兰豆荚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香草兰豆荚加工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杀青处理对香草兰豆荚的发酵过程及成品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采用 80℃杀青 4 0s或 85℃杀青 30s ,效果最佳 ,其成品豆荚呈深褐色、油亮、柔软 ,可出现香兰素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