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三种化学发光成像法在人血清结合珠蛋白分型电泳的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这三种方法都是基于鲁米诺一过氧化氢发光体系。使用免疫化学发光成像法,直接化学发光成像法和增强化学发光成像法,能够提高对结合珠蛋白检测的灵敏度,获得更宽的线性范围。我们使用这三种方法完成了对结合珠蛋白的快速、高灵敏、高选择性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压电光子学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压电光子学效应是压电半导体的压电极化和光激发的耦合,是利用应变诱导的压电极化调控材料能带结构进而控制电子-空穴的复合发光过程.压电光子学效应为新光源、智能触觉传感和机械光子学等重要技术提供了研究基础,尤其结合第三代、第四代半导体材料同时具有压电效应和半导体特性的优势,有望实现高性能的力-致发光器件.本文简要介绍了压电光子学效应的基本原理、材料体系以及压电光子学器件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一学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无机固体发光材料是功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工农业生产、军事、消防和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结合本课题组近年来在三维等离子平板显示用真空紫外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及白光LED用发光材料等方向的研究工作,从发光材料的设计、制备、结构表征、性能分析以及发光机理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CzDBA是一种donor-acceptor-donor (D-A-D)型的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具有比普通D-A型的TADF材料更好的发光性能.为了探究基于CzDBA发光器件的微观过程,本文制备了发光层为CzDBA和4CzTPN-Ph的两种器件,并在室温下测量了它们的电致发光的磁效应(magneto-electroluminescence, MEL)和电导的磁效应(magneto-conductance, MC).实验发现,尽管它们都含有咔唑基团,但它们的MEL表现为两种不同的线型:前者表现为系间窜越过程占主导的正MEL,后者表现为反向系间窜越过程占主导的负MEL;且CzDBA器件的MC与其MEL具有相同的线型.为了深入研究CzDBA的这种反常磁响应,我们还制备了发光层为mCBP:x%CzDBA的掺杂器件.实验发现,与纯的CzDBA器件相比,掺杂器件表现出相似的MEL和MC线型,但却具有相反的温度依赖关系.分析可知,纯的CzDBA器件极化子对间ISC过程占主导作用,使其MEL始终为正值.但是,加入mCBP主体后, mCBP与CzDBA客体间存在较强的能量转移过程(ET),低温抑制掺杂器件的ET过程,导致反向系间窜越过程减弱,使其表现出不同于纯的CzDBA器件的反常温度效应.此外,主客体的能量转移过程与载流子陷阱作用的相互竞争,导致掺杂器件亮度-电流曲线和MEL幅值随掺杂浓度增大呈现不单调变化,这进一步证明了器件机制的正确性.显然,本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基于CzDBA发光器件微观过程的演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要介绍了近期树枝状分子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中的拓展情况,总结了目前已经取得的一些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从中了解树枝状分子在该研究领域所特有的优势,并进一步展望了树枝状分子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中三重态激子参与的多种机制共同作用下磁场效应的变化规律,揭示复杂环境下OLEDs的性能变化规律,本文在具有较高三重态激子能量的磷光材料m CP中掺入单重态与三重态激子能量共振(ES≈2ET)的荧光染料Rubrene,制备了Rubrene掺杂型的OLEDs.实验发现,掺杂器件的电致发光磁场效应(MEL)表现出了复杂变化,且MEL的低场(B≤5 m T)和高场(5 m T≤B≤500 m T)部分随着掺杂浓度的改变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MEL曲线可归结为掺杂体系内超精细相互作用、单重态激子裂变和三重态-三重态激子淬灭三种微观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直接产生荧光的三重态激子,可以通过一些自旋混合过程,改变单重态激子的比例,从而对器件发光产生重要影响.器件的工作温度和注入电流密度对磁场效应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本研究组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掺稀土光子玻璃在光纤通信、激光雷达、远程遥感、红外探测以及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目前,所广泛采用的石英基光子玻璃存在稀土掺杂量低、发光带宽窄、声子能量大和增益系数低等本征因素,制约着相关材料和元器件的发展.因此,研究和发展新型光子玻璃和光纤以适应新波段尤其是近中红外材料与器件的需求非常必要.本文概述了掺稀土光子玻璃在光纤放大器和光纤激光器中的重要应用,归纳了实现近中红外发光与激光对稀土离子和基质材料的基本要求,重点阐述了发射波长在1.0,1.5,2.0和3.0?m波段掺稀土光子玻璃及光纤与元器件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掺稀土光子玻璃近中红外发光与激光所面临的挑战,对其未来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绿色能源-氢气及无机材料储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能是二十一世纪解决化石能源危机和缓解环境污染问题的绿色能源。实现氢能的利用,氢的储运是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高压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三种储氢方式,重点介绍了无机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如:金属,金属氧化物,碳基材料,化学氢化物,M—N—H体系,M—C—H体系等储氢材料,并对其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Sr Bi4Ti4O15是一种具有高居里温度(Tc)、高机械品质因数和大电阻率的铋层状结构铁电、压电多功能材料,通过掺入稀土离子的手段,可使其具有上转换发光的特性,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电学性能.在本文中,同时将Ho3+和Yb3+对A位的Bi进行取代,其中Ho3+的取代量为0.06 mol-1,Yb3+的取代范围为0≤x≤0.3,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主要通过控制Ho3+离子的量不变,调节Yb3+离子的浓度来研究不同稀土离子掺杂量对Sr Bi4Ti4O15陶瓷的形貌、上转换发光特性、以及介电性能的影响.在使用980 nm的红外激光器对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进行激发下,从上转换发光图谱中可以观察到三个峰,分别为峰位在547 nm附近较强的绿色发光、659附近以及759 nm处的较弱的红色发光.同时可以看到,随着Yb3+浓度的增加,绿色上转换发光的强度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规律,且当Yb3+取代量为x=0.15时,绿色上转换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通过研究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激发光功率的关系得到,绿色和红色上转换发光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在研究Sr Bi3.79Ho0.06Yb0.15Ti4O15样品上转换发光与温度的关系时,可以观测到随着温度的增加,547 nm处的绿色上转换发光和659 nm处的红色上转换发光的强度均随之减弱,且I659 nm与I547 nm的荧光强度比与温度存在线性关系,利用这种温度与上转换发光强度的关系,可将Sr Bi3.94-xHo0.06YbxTi4O15陶瓷应用于光学温度传感器.  相似文献   

10.
分子纳米构筑与功能器件研制是极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总结了利用分子自组装构筑多层异质纳米结构、有机金属卟啉络合物的隧道电子诱导分子发光和轨道媒介分离作用、生物分子DNA的创造设计和微观结构、光电材料的本征性集成与功能器件研制。重点介绍了作者在相关课题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和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拥有无处不在的识别、传感和通信能力,体域网(body area network,BAN)属于物联网中和人体相关的领域,其应用广泛,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人们进行监测及提供帮助.行走是许多日常活动的基本环节,因而步态分析能为体域网应用提供重要的生理行为信息.现有的步态分析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大多数步态特征提取是对加速度信号进行6重以上的变换,使得特征达到了45维以上,最后需要通过降维或优化来简化特征,较为复杂.本文设计一种灵活便捷的数据采集系统,并利用小波变换、傅里叶变换和四分位差提取出加速度信号中比较简单、低维度但能反应运动特征的步态参数,之后通过模式识别算法进行步态行为识别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使用方便,特征提取方法简单实用,识别精确度为97%,EER(equal error rate)最小可到0.9%.  相似文献   

12.
应用模糊故障树(模糊集合论和故障树相结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了CXT设备Handler模块的可靠性。以Handler失效为顶事件,建立此模块的系统故障树,并采用上行法定性分析找出该故障树的最小割集。传统故障树定量分析时需要得到各底事件的概率精确值,而实践中,由于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具有随机性和模糊性,难以获得精确的概率值,为克服传统故障树这一不足,引入模糊数(通常采用对称三角模糊数)来表示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且按照模糊逻辑门的运算法则定量计算,从而得到故障树顶事件及各中间事件的发生概率(亦为区间数),最终找出了Handler的薄弱环节并计算出Handler的系统不可靠度。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他汀类药物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石.辛伐他汀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用明显,同时也降低甘油三酯(TG)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脂药之一.诸多专家学者对辛伐他汀的联合用药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认为其不仅在抗动脉粥样硬化领域具有确切的疗效,而且在不稳定性心绞痛、冠心病的二级预防、高血压、早期糖尿病肾病以及骨质疏松等疾病中的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将RMgCl(3倍量)和ZnCl2(1倍量)混合原位生成高效亲核性烷基化试剂有机锌酸复合物,来对二茂铁基酮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备二茂铁基三级醇。获得了对二茂铁基酮的高效烷基化结果,如i-PrMgCl与二茂铁基乙酮的烷基化产率从20%提高到91%,还原副产物产率相应从36%降低至0%。较炕基锂和格氏试剂,前者能够有效地进行二茂铁基酮的烷基化,该方法将成为非常好的通用烷基化方法,并为工业化大量生产二茂铁基三级醇探索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实验室条件下果蝇杂交后代所表现出的基因连锁、互换与自由组合效应,计算白眼、卷刚毛、小翅基因座位间的距离,并探索可能的基因互作。方法将三隐性(白眼、卷刚毛、小翅)与残翅两种品系的果蝇进行杂交,并使F1代互交,对正反交的F2代进行表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发现F2代出现新性状小皱翅,将其分为3种情况进行讨论,计算出了3个基因座位闻的距离。结论果蝇小翅和残翅基因互作产生了新性状小皱翅;在统计上它是一种“例外”新性状,而不是小翅或残翅范畴里的特情。  相似文献   

16.
以获得的对磺胺类抗生素具有特异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吸附材料,建立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对水产品中的SAs进行富集、纯化,进一步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水产品中SAs检测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虾和鱼样品中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磺胺15-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唿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1.8、11.1、11.4、10.8、9.8、9.4μg/kg和10.7、11.2、11.4、10.6、9.4、9.9μg/kg,最低定量限分别为27.1、31.6、28.8、27.3、29.3、28.3μg/kg和26.2、28.0、27.2、28.6、25.0、25.6μg/k,六种SAs回收率均达80%以上.可应用于水产样品中SAs的定号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扫描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胃癌病例行气体对比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层厚0.5mm,在此基础上进行CT仿真胃镜和VRT技术,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检出痛变位于胃窦部31例(50%).胃底贲门部10例(16%),体部9例(15.7%),弥漫型12例(19.3%),病变检出率为100%。多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表现为局限性胃壁增厚50例,广泛性胃壁增厚12例;其中早期胃癌10例,进展期胃癌52倒;局部和远处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转移17例;本组CT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结论薄层动态增强CT扫描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胃壁及腔内、外病变,并直观反映胃癌大体形态及肿瘤的范围,在胃癌的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中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是一种最具潜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多角度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成像是实现多SAR信息融合的重要方式.对提高成像分辨率.重构目标轮廓进而提高雷达目标检测或分类性能具有基础性价值.由于各传感器发射信号和测量位置的多样性,实现多角度SAR成像具有挑战性.如何在噪声干扰情况下快速实现多角度SAR成像是一个新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压缩感知的多角度SAR测量模型.通过对测量矩阵的分析,证明多角度SAR测量角度范围、发射信号载频和空间采样位置是影响成像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了目标空间离散间隔对成像质量和分辨率的影响.以上述分析为基础,本文对多角度SAR发射信号载频和测量位置进行设计,构建满足约束等距性的测量矩阵.针对测量矩阵阶次较高的问题,文章提出用分段正交匹配追踪(stagewiseorthogonalmatchingpursuit,STOMP)进行模型求解,在测量矩阵欠定严重的情况下,该算法可以迅速求得模型最优稀疏解.在实验环节.通过分析多角度SAR参数对成像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结论.实验验证了模型和相应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的动态心电图(DCG)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16例CHD患者应用12导联DCG进行24 h监测. 结果 192例有1930阵次心肌缺血发作,其中SMI占1650阵次(85.4%).SMI压低次数及持续时间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差异有显著性(P<0.01).白天(6:00~18:00)发作频率是夜间(18:00~24:00)的2.40倍,发作高峰为6:00~12:00,0:00~6:00最少,SMI ST压低过程中伴有明显的心率上升,发作前和发作时心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 SMI检出率远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首先将本文研究的区域空间范围界定在"城市群"这个中度空间尺度范围内,定义了运输走廊的含义;采用"廊道效应"分析运输走廊对所在地域的影响作用,包括流通效应和场效应;阐述了区域运输走廊与城市群发展演化阶段的关系,以及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关系;指出区域运输走廊的出现是城市群形成的重要标志,网络化空间结构的城市群对应的运输系统是以多条运输走廊为骨架的网状布局;并详细描述了区域运输走廊与城市群互动耦合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